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正文

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用奇谋孔明借箭》

2018-07-03 11:05:13     下载试卷     标签:北京版语文 六年级上册 教案设计 用奇谋孔明借箭

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用奇谋孔明借箭》

  教材分析:

  东汉末年,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孙权手下的都督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嫉妒诸葛亮的才干。因为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想借此机会整治和陷害诸葛亮。故事由此展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自读课文,通过对照注释和使用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课文中文言文词语的意思。

  2.在了解课文故事背景的基础上,了解“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

  理清文章的线索,练习复述这个故事。

  过程与方法:

  1.围绕中心句进行主题研讨。

  2.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通顺。

  3.通过默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进一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进一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重难点分析: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阅读《三国演义》中有关孔明借箭的内容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揭题激趣。

  1.启发入题,了解出处。

  2.简介背景,了解人物。(了解曹操、周瑜、诸葛亮、鲁肃各是怎样的人?他们之间关系如何?)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请教老师和同学,读通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意思。

  借箭的原因:三天赶造十万支箭

  借箭的过程:准备→逼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驶向南岸

  借箭的结果:如期交货、周瑜叹服

  三、深入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三段。

  迅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个词最能概括诸葛亮的特点?(板书:神机妙算)展示课件

  (二)重点研究诸葛亮“神机妙算”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联系全文思考:哪些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可一边默读,一边勾划,一边批注。)

  讨论交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展示课件:是夜,大雾漫天,长江之中,雾气更甚,对面不相见。孔明促舟前进,果然是好大雾!

  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正因为大雾漫天,什么都看不清,曹操才不敢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射箭,诸葛亮借箭的妙计才得以实施。

  2.课件展示:遂命将二十只船用长索相连,径望北岸进发。

  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儿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档,使受箭面积大。

  3.“孔明叫把船只头西尾东,一带摆开,就船上擂鼓呐喊。”

  军事擂鼓呐喊,既造声势,又提示射箭方向。

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奥数网整理

   欢迎访问奥数网,您还可以在这里获取百万真题,2023小升初我们一路相伴。>>[点击查看]

年级

科目

类型

分类

搜索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师公益讲座

本周新闻动态

重点中学快讯

奥数关键词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5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