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合肥市重点中学介绍:四十六中(3)
来源:网络来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20-08-06 18:59:49

校训
“方正通达”办名校
——合肥市四十六中校训解读
“方正通达”四个字是46中的校训。
“方正”,典出老子的《道德经》;“通达”,典出孔子的《论语》。方正,即方方正正。引申指法律、法规、准则、规范等。其寓意有三层:对学校而言,是依法办学,以德治校;对教师而言,是遵守师德规范,依法从教;对学生而言,是遵守行为规范,好学向上。 校训中的“通达”,即通晓畅达。引申指办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过程。其寓意有两层:从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出发,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这是“通”。从学生的终身教育与终身发展出发,学校的一切工作,还要面向未来,使学生在创新意识、探索精神、科学素养方面,具有卓越的特质,这是“达”。 “方正通达”的校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特色。
“方正”蕴含了治校、为师、育人的辩证思想。 “方正”,语出道家创始人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首先,老子认为宽容的政治环境会产生纯朴的民风和清明的社会风气,因此社会要造就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尊重并扩大个体与群体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其次,老子认为在世界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向相反方向转变的因素并且总是向着相反方向发展的,这就是所谓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与福相互潜伏,互相包含。老子认为,圣人们都懂得这种道理,不走极端:“因此圣人,方正而不显得生硬勉强,有棱边而不至于把人割伤,直率而不至于无所顾忌,发光而没有剌眼的光芒。”万物取其中庸,采用柔和的方式发展,不极端不过分,不偏不倚,这种并不完美的要求却能达到圆满的效果与理想,极端的要求只能得到极端的反效果。就像养活一条鱼,水不能太清了也不能太浊了,要有呼吸的空气和游动的空间,才鲜活无比。老子的这些哲学观点形象地道出了处事、做人、育人、管理的秘诀。合肥四十六中在管理工作中借鉴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既依法办学,实施精细化管理;又以德治校,充分发挥每一个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既做到以人为本,严管理,高质量,又力求轻负担,重特色。这种“方正”的取向充分体现了老子辩证思维中所蕴含的科学教育思想。道家认为,要使一个人按照自然去发展,就必须直接把握自然本身及其本质与规律,必须以“道”为中心。于是,就提出与儒家“为学”不同的“为道”的学习理论。儒家“为学”的学习理论,强调一个人要按照自然本性的发展,依靠社会知识的积累,来遵循现实的社会伦理规范。道家“为道”的学习理论,强调应该重视人的精神境界的升华与充实,摆脱妨碍人自然发展的政治伦理的束缚。今天,最能体现人本身及其本质与规律的东西,应该就是规范、准则、法规、法律等。因此,对学生而言,遵守行为规范,好学向上,方方正正做人,是学生成人成才的根本。为此,我校各项工作,坚持以德育为首,尤其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万博体育app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