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家庭教育 > 父母必读 > 正文

父母的噩梦:"品学兼优"孩子的12岁逆转现象(2)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匿名 2009-11-20 17:09:19

这两孩子的确不一样!我的儿子从小是“问题儿童”型的,对于他不喜欢和不接受的事物,会采取公然反抗的态度。所以早在幼儿园时期,问题就开始暴露,五岁就成了班上的“问题孩子”,排列倒数第一名。而他的孩子是学校的优等生,其实也就是“忍让配合型”的孩子,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对象和事物,采取回避和容忍的态度,愿意压抑自己,配合老师和父母。所以给人的印象就是“很乖”,“听话”,当然,小学阶段的课程教学内容很简单,很弱智,只要“听话”,成绩当然就不错了。所以当优等生也不稀奇!
  我想他们可能还很同情我:摊上这么一个调皮儿子,当然只好自己辛苦一点搞“特殊教育”了。他们的孩子很“正常”,不需要特殊教育。能够跟“主流”走,自然可以省很多心。
  其实没这么简单:他们根本没有搞懂我办学堂的教育模式,更没有搞清楚“体制教育”到底是什么。只是盲目地追随大众,认为这么多人都在上的学,总是不会错的。实际上,不去动脑子思考和研究问题和对象,即使是对他们一生最重要的事情也不愿深究,这是大多数家长的特点---善于自欺欺人!
  实际上,我给孩子设计的今日学堂的教育模式,才是“正常”的和“传统”的。体制内学校的教育,是“变态”的和“奇异”的。“正常”和“变态”的标准,是用教育学的基本原则来判断的。南怀瑾大师说:中国的家长和老师,都在尽心尽力地残害我们的孩子,指的就是这种变态奇异的“教育”对于孩子们身心的巨大伤害。
  正常的教育,是符合孩子天性的,让孩子身心成长和开发潜力的,是开放的系统,是让孩子喜欢并进步最快速的方式,因为孩子的天性是喜欢学习的。应试教育这种变态的教育,是一个违背孩子天性的封闭式系统,也违背人的基本心理和情感需要,因此只好采用各种强制性手段和压迫的方式来逼学生学习,所以一定会遭遇孩子有形和无形的反抗。
  只是不同的孩子反抗的方式不一样:有些孩子的个人能量强,思维活跃,个性也强,敢作敢为,他们很早就开始质疑和反抗。可是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下,他们往往作为第一批“问题孩子”被淘汰,成为社会的失败者。其实这批超级有能量的孩子,如果放在美国,会是国外的天赋教育计划(相当于中国的超常教育)体系里面最受重视的一批人,需要配备最优秀的老师来专门陪护他们。而且长大后他们的确也会成为国家最重要的一批人,他们往往是社会的精英人物。可是在中国,这一批人刚刚开始进入学校,人生刚刚启程,就被“教育者”作为问题儿童而被牺牲掉,比较之下真是悲哀。(感兴趣的人可参阅旅美华人教授薛涌的[美国是怎样培养精英的] 及黄全愈教授[天赋教育在美国]两书)
  剩下来的“乖孩子”,其实是倾向于服从的群体,他们往往个性偏于谨慎,更胆小怕事一些。但是即使是这样的孩子,他们的自我意识也会逐步苏醒,随着他们在身体和心理上的逐步成长,他们就进入了反抗期。糟糕的是,如果他们所受的“教育”足够变态,他们的反抗方式也足够“无厘头”,表现足以让父母们抓狂。如一个外语很好的女大学生,居然会跑到香港公开登报找一大群中外男人来操她,创一个性交的世界纪录之类等等,实在不可思议。
  一般来说,相当部分孩子会在上中学的时候开始反抗。不过其中更愿意压抑自己的学生,也是反抗能量最低的学生,会成为体制内教育的“成功者”,成功地考上大学。不过这批由应试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考试机器,绝大多数也会在上大学之后开始反抗。低能量学生的反抗方式很简单:就是逃避学习,用吃喝玩乐、看电视,上网玩游戏等方式来对抗,反正就是不做大人希望他们做的事情,以此来宣布自己的独立和个性。
  其中个人能量最低,自主愿望最弱的人,最愿意服从家长的孩子,就乖乖的上研究生,读博士。这批人是我们国家特别选出来的“优秀人才”和“精英分子”。这批人除了很会啃书本外,基本上别指望他们有什么真正的创造力。如果你在大学里看到研究生和博士,不难把他们认出来,与更有活力的大学新生相比,他们更像一群缺乏能量的受难者,非常缺乏生机,脸上写满了无奈茫然以及逆来顺受的表情。而很难看出作为“学习竞争胜利者”的踌躇满志!
  所以,如果有人会对我们国家居然连巴基斯坦这等小国都不如,别人都能够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不服气的话,来看看我们教育出来的“精英”们的个人能量水平和思维活跃度,就不得不服气了。到了大学阶段,即使被外国人选中出国留学的精英分子,其实也只有老老实实打工的份了。做不了真正的创造者,当然也得不了诺奖。
  这个专门设计用于把本民族最有能量,最有创造力,思想最活跃的孩子淘汰掉,把最愿意放弃自我,最缺乏活力的孩子选出来,作为“教育成功者”的典型而加以重用的一套教育模式,基本上就是朗咸平所说的“专门培养打工者”的教育体系。说得更严重一些,就是专门培养奴才和服从者,而不是培养思考者和创造者的教育体系,其“教育产品”只懂得付出最昂贵的代价,在世界上赚最低的收入,同时被全世界轻视和贬低。这也是目前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地位写照。
  有一句学生们在网上很流行的话,很形象地表达了目前这个应试教育的实质和核心:就是在中国当学生,“如果你的语文考了满分,就证明你绝不可能当上文学家了。如果数学考了一百分,就证明你与数学家无缘。化学物理考了满分,更别想再当发明家了”。这是一个何等怪异的“教育模式”?
  可以说,这种世界教育奇迹,估计只有我们中国才能创造,因为违背基本的教育常识。因为正常的教育,是创造更大的价值,是提升民族的整体竞争力的手段,而不是相反。所以国外的有识之士,莫不视中国的“教育体系”为一怪胎,中国的教育就是一个国际大笑话。
  12岁逆转现象的心理学和教育学分析
  心理学最基本的常识就是:每个人都是自我成就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活的。可是,在我们的社会里,父母是为了子女而生活和工作的,孩子则是为了父母和老师而学习的。这就完全违背了心理学的常识,怪不得我们的孩子和父母都不愉快,都活得很累!彼此都在互相感情敲诈。
  而且心理因素对于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影响之大,可能是普通父母根本想象不到的。一个例子是我的孩子在去年暑假的时侯,曾经布置任务让她背古文,一天背三篇,第二天把前一天的内容连起来背诵。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心理上非常不接受,试图逃避,结果每天苦着脸装可怜,很“认真刻苦”地背到天黑都完不成任务。老人们觉得我对孩子太苛刻了,孩子的“学习任务太重”,很同情。这样的确学习效果很差。
  可经过心理调整,她三天之后转变了态度,积极面对的结果,是每天早上九十点钟就完成了一整天的学习任务,剩下大量的时间是读书下棋和游戏,每天过得很开心。这就是心理状态对孩子学习状态的影响,非常巨大。可是,有几个家长懂得要去调整孩子的学习心理状态呢?大多数家长,只会好吃好喝地伺候着孩子吧?结果大家都很辛苦。
  另外,教育学最简单的常识就是:学习是一种取决于学习者内在心理和愿望的人类活动,仅仅依靠外在的压力和强迫性地学习,无法取得理想的后果。真正的学习者,是自动自发的主动学习者!被动学习,不可能有真正良好的学习效果。而且,在心理抵触的情况下,学习效率要比积极主动地学习效率要低十倍。可我们的教育体系,把明明可以很愉快的学习,变成了一项苦役。还宣称“学海无涯苦作舟”,完全违背孔子以来都知道的最基本的“乐学”和“学乐”的传统教育精神,倒行逆施,哪里能算是“真教育”,只能是变态的教育。在这种变态的教育模式下,孩子们的自然反应,就只能是压抑和反抗的故事。不可能有其它的内容了。